綜述
本港每年约有1,900宗肝癌新症,由於病徵与胃痛相似,不少人确诊时肿瘤已达四至五厘米,根据传统的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统诊断,属不能手术切除。
肝癌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起源於肝臟的上皮或間葉組織,前者稱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高發的,危害極大的惡性腫瘤;後者稱為肉瘤,與原發性肝癌相比較較為少見。繼發性或稱轉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個器官起源的惡性腫瘤侵犯至肝臟。壹般多見於胃、膽道、胰腺、結直腸、卵巢、子宮、肺、乳腺等器官惡性腫瘤的肝轉移。
成因
原發性肝癌的病因及確切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其發病是多因素、多步驟的復雜過程,受環境和因此雙重因素影響。流行病學及實驗研究資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黃曲黴素、飲水汙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亞硝胺類物質、微量元素等都與肝癌發病相關。繼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可通過不同途徑,如隨血液、淋巴液轉移或直接侵潤肝臟而形成疾病。
症狀
1.原發性肝癌
(1)癥狀 早期肝癌常癥狀無特異性,中晚期肝癌的癥狀則較多,常見的臨床表現有肝區疼痛、腹脹、納差、乏力、消瘦,進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塊等;部分患者有低熱、黃疸、腹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後出現急腹癥表現等。也有癥狀不明顯或僅表現為轉移竈的癥狀。
(2)體征 早期肝癌常無明顯陽性體征或僅類似肝硬化體征。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現肝臟腫大、黃疸、腹水等體征。此外,合並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腫等。發生肝外轉移時可出現各轉移部位相應的體征。
(3)並發癥 常見的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腎衰竭等。
2.繼發性肝癌
(1)原發腫瘤的臨床表現 主要見於無肝病病史的患者,肝臟轉移尚屬早期,未出現相應癥狀,而原發腫瘤癥狀明顯多屬中晚期。此類患者的繼發性肝癌多在原發治療的檢查、隨訪中發現。
(2)繼發性肝癌的臨床表現 患者多主訴上腹或肝區悶脹不適或隱痛,隨著病情發展,患者出現乏力、食欲差、消瘦或發熱等。體檢時在中上腹部可捫及腫大的肝臟,或質地堅硬有觸痛的硬結節,晚期患者可出現貧血、黃疸和腹水等。此類患者的臨床表現類似於原發性肝癌,但壹般發展相對緩慢,程度也相對較輕,多在做肝臟各種檢查時疑及轉移可能,進壹步檢查或在手術探查時發現原發腫瘤。部分患者經多種檢查無法找到原發癌竈。
(3)既有原發腫瘤,也有繼發性肝癌的臨床表現 主要見於原發腫瘤及肝臟轉移癌均已非早期,患者除肝臟的類似於原發性肝癌的癥狀、體征外,同時有原發腫瘤引起的臨床表現,如結、直腸癌肝轉移時可同時伴有排便習慣、糞便性狀的改變以及便血等。
如何診斷
根据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检查结果,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明确诊断。
1.原發性肝癌實驗室檢查
(1)肝癌血清標誌物檢測 壹血清甲胎蛋白(AFP)測定 對診斷本病有相對的特異性。放射免疫法測定持續血清AFP≥400μg/L,並能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等,即可考慮肝癌的診斷。臨床上約30%的肝癌患者AFP為陰性。如同時檢測AFP異質體,可使陽性率明顯提高。二血液酶學及其他腫瘤標誌物檢查 肝癌患者血清中γ-谷氨酰轉肽酶及其同功酶、異常凝血酶原、堿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同功酶可高於正常。但缺乏特異性。
(2)影像學檢查 壹超聲檢查 可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所在部位以及肝靜脈或門靜脈內有無癌栓,其診斷符合率可達90%。二CT檢查 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對肝癌的診斷符合率可達90%以上,可檢出直徑1.0cm左右的微小癌竈。③MRI檢查 診斷價值與CT相仿,對良、惡性肝內占位病變,特別與血管瘤的鑒別優於CT。四選擇性腹腔動脈或肝動脈造影檢查 對血管豐富的癌腫,其分辨率低限約1cm,對<2.0cm的小肝癌其陽性率可達90%。伍肝穿刺行針吸細胞學檢查 在B型超聲導引下行細針穿刺,有助於提高陽性率。
2.繼發性肝癌
大多數繼發性肝癌患者腫瘤標誌物在正常範圍內,但少數來自胃、食管、胰腺及卵巢的肝轉移癌則可有AFP的升高。有癥狀者多伴有ALP、GGT升高。癌胚抗原CEA升高有助於肝轉移癌的診斷,結直腸癌肝轉移時CEA陽性率高達60%~70%。選擇性肝血管造影可發現直徑1cm的病竈。選擇性腹腔或肝動脈造影多顯示為少血管型腫瘤;CT表現為混合不勻等密度或低密度占位,典型的呈現“牛眼”征;MRI檢查肝轉移癌常顯示信號強度均勻、邊清、多發,少數有“靶”征或“亮環”征。
癌症的分期
无症状与体征的肝癌为Ⅰ期肝癌,有黄疸、腹水、恶液质或远处转移之一者为Ⅲ期,介于两者之间的为Ⅱ期。
如何治療
根據肝癌的不同階段酌情進行個體化綜合治療,是提高療效的關鍵;治療方法包括手術、肝動脈結紮、肝動脈化療栓塞、射頻、冷凍、激光、微波以及化療和放射治療等方法。生物治療,中醫中藥治療肝癌也多有應用。
1.手術治療
手術是治療肝癌的首選,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手術方法有: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肝切除等。
對不能切除的肝癌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術中肝動脈結紮、肝動脈化療栓塞、射頻、冷凍、激光、微波等治療有壹定的療效。原發性肝癌也是行肝移植手術的指征之壹。
2.化學藥物治療
經剖腹探查發現癌腫不能切除,或作為腫瘤姑息切除的後續治療者,可采用肝動脈和(或)門靜脈置泵(皮下埋藏灌註裝置)作區域化療栓塞;對估計手術不能切除者,也可行放射介入治療,經股動脈作選擇性插管至肝動脈,註入栓塞劑(常用如碘化油)和抗癌藥行化療栓塞,部分患者可因此獲得手術切除的機會。
3.放射治療
對壹般情況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無黃疸、腹水、無脾功能亢進和食管靜脈曲張,癌腫較局限,尚無遠處轉移而又不適於手術切除或手術後復發者,可采用放射為主的綜合治療。
4.生物治療
常用的有免疫核糖核酸、幹擾素、白細胞介素-2、胸腺肽等,可與化療聯合應用。
5.中醫中藥治療
采取辨證施治、攻補兼施的方法,常與其他療法配合應用。以提高機體抗病力,改善全身狀況和癥狀,減輕化療、放療不良反應。
6.標靶藥物治療法
屬於國際領先的標靶性治療方法,藥物僅對肝癌細胞起作用,而對正常人體組織細胞幾乎不起任何作用;常用的肝癌藥物有:多吉美(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等。